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信息

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本 二七区多元解纷让矛盾化解更高效更暖心

发布时间:2025-04-24 16:01:35


    近日,二七区平促中心调解室内,一场因医疗设备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在调解员王老师的耐心协调下圆满解决。双方原本因诉讼费分担问题僵持不下,调解员结合案情提出“零成本调解方案”,法院同步介入指导并完成司法确认,既免去了当事人的诉讼费用,又让协议具备了法律强制力。这场“双赢”的调解,正是二七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闭环解纷:从“单打独斗”到“全链条服务”

    自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二七区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打造“多元解纷—司法确认—先行调解—审判裁决”全链条闭环机制。简单来说,群众遇到纠纷后,可在平促中心“一站式”提交诉求,中心根据案件类型精准分流至专业调解团队;若调解成功,法院即时完成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若调解未果,则无缝衔接诉讼程序,实现“矛盾不拖延、群众少跑腿”。

    目前,平促中心已吸纳法院干警、特邀调解员及多个行政部门力量入驻,形成“员额法官+书记员+调解员”协同服务模式。去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化解纠纷2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超500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

    创新实践:示范调解让“类案”变“简案”

    针对物业、金融、劳动等高频纠纷,二七区探索“示范性诉讼+类案化解”机制。例如,某小区物业费纠纷案中,法院选取典型案例公开审理并形成示范判决书,随后组织同类案件当事人旁听,引导其参照示范案例达成调解。这一模式既节省司法资源,又让群众对裁判结果“心中有数”。

    此外,平促中心还与辖区重点企业、社区联动,设立“家门口调解点”。如在建设银行设立金融纠纷调解站,在5家大型物业公司挂牌“物业纠纷调解室”,通过“以案释法+文书示范”推动矛盾源头化解。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物业纠纷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40%,涉诉案件量下降27%。

    社会效应:“减压阀”释放基层治理新动能

    “以前打官司耗时费力,现在调解员主动上门,问题解决快,还不花一分钱!”一名物业纠纷当事人感慨道。平促中心的创新实践,不仅成为邻里矛盾的“解压阀”,更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某企业因合同纠纷面临停工风险,调解团队48小时内促成和解,避免百万元经济损失,企业负责人连声称赞:“效率比诉讼高多了!”

    从“被动接案”到“主动治理”,二七区通过多元解纷机制,让法治温度渗透到基层末梢。未来,该区计划将“法院+平促中心”模式向更多领域延伸,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更强动力。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二七区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高效调解传递司法温情,用创新机制激活治理效能。在这里,每一起纠纷的化解,都是法治力量与社会智慧的生动交融,更是“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鲜活注解。

责任编辑:宣教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480625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