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金融活动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未经批准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或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行动。这些活动通常具有隐蔽性强、手法多样、欺骗性高等特点,给社会经济秩序和个人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一、常见手段
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有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放贷款、非法金融广告、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等几种类型。其中,非法集资是最常见的非法金融犯罪活动,市直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非法集资常常打着创新投资的旗号,承诺不切实际的高收益,欺骗投资者参与。
二、防范手段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升金融知识与风险意识。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浏览权威金融网站等方式,了解金融市场基本概念、常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与风险,以及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提高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陷入非法金融陷阱。
选择正规金融渠道与机构
办理金融业务时,要选择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可查看金融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核实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业务许可。警惕非正规平台,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
保护个人信息与资金安全
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防范网络诈骗,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受损。
保持警惕并及时举报
对自称能提供高额回报的金融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一旦发现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应及时向公安、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举报。
三、危害
非法金融活动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增加了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对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其往往以高回报为诱饵,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资。然而,这些活动通常缺乏有效监管,资金安全无法保障,投资者很可能面临严重的财产损失,一旦非法金融活动被揭露或取缔,投资者的资金往往难以追回。非法金融活动还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参与非法金融活动的投资者在遭受经济损失后,可能会采取极端活动,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非法金融活动往往涉及到吸毒、洗黑钱等犯罪活动,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外,非法金融活动还会使投资者对整个金融市场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影响正常的交易和经济活动,严重的甚至会损害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四、如何识别
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且十分严重,因此,公众应提高警惕,增强对非法金融行为的识别能力,保护自身的财产安全,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业务资质、营销方式、回报承诺、汇款账号和互联网网址等。在收到金融信息时,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面对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况,要亲身对待;同时,积极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