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信息

基层法庭的一件为民“小事”

  发布时间:2021-04-15 11:09:49



    近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马寨人民法庭处理了一件“小事”,却得到了各方认可。事情是这样的,4月13日下午17时许,三位公安民警和一位坐轮椅的大爷来到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马寨法庭,书记员刘宏龙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案件材料,起身询问来意。

    带队的民警介绍说,坐轮椅的老人是时大爷,大约六七十岁,是马寨镇刘胡垌社区的村民,因为对所在村组多年前调整土地问题心存不满,今天前往现任村民组长家中讨说法。由于事情年代久远,现组长未给其满意答复,于是时大爷就直接采取了堵门的过激方式,组长和家人劝说未果,只能报警。镇派出所民警到场后,几经劝说但老人不愿意配合离开,于是民警引导时大爷到法庭咨询如何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了解来意后,刘宏龙先是给老人端来一杯热水,并耐心询问事情的经过。原来,十年前,时大爷所在村即将面临拆迁,涉及土地、房屋及附属物和各种拆迁补偿问题。在确认土地份额并按每亩8万元的标准进行赔偿时,时大爷认为其家庭的户口本上原本有十几口人,按照惯例理应分得相应人口的土地并在拆迁时予以赔偿,但在村里实际划分土地时,却只给他家分了两口人的份额。于是,巨大的心里落差让这位身有残疾的老人极为不满,到处信访,今天就是去组长家要求解决问题而发生纠纷。

    面对这一尚不属于法庭管辖的纠纷,马寨法庭人员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想办法帮助时大爷从法律角度分析,书记员刘宏龙耐心向他释明一层层的法律关系,并告诉时大爷如果要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程序该怎么走。老人有些执拗,刚开始一直倾诉,后来却又一言不发。还在院里开会的马寨法庭庭长郑宏辉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马寨镇相关部门。通过“四员进社区”工作平台和二七区非诉讼纠纷化解指挥体系,迅速通知时大爷所在社区,并通过社区联系上时大爷家属。同时安排书记员和法警照看好老人,让经验丰富的常驻法庭民调员马振禄继续和老人沟通……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在法庭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下,在社区干部的劝解下,最终老人解开了思想疙瘩,愿意和工作人员对话。时大爷同意先回家,等第二天再找社区继续协商问题。于是,将老人送到法庭的公安民警,在社区人员的协助下又将时大爷送回了家。而这时,已经接近晚十点钟!

    郑宏辉庭长说,虽然这件事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案件”,但群众不懂那么多条文,既然群众找到法庭了,我们就有义务帮助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也是我们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李亚男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484473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