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拆迁改造,三个家庭陷入了矛盾纠纷中,三方僵持不下,矛盾激化了很多年。最终闹到法院,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家庭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臧某和阴某两人是个重组家庭,婚后的生活虽然朴素平凡,但一家人却其乐融融。然而这一切却因所在的村庄拆迁改造而改变。2015年,臧某和阴某所属的村庄开始拆迁,臧某和阴某获得大额补偿款,二人还没来得及体会喜悦,就出现了矛盾纠纷。
臧某与前任的婚姻中生育一个孩子,叫小臧。阴某与臧某再婚后,阴某便成为小臧的继母。同时将自己的户口迁至本村成为该村村民。然而阴某在她的第一段婚姻中也生育了一个儿子,阴某与前夫离婚之后儿子跟随其前夫生活。虽已是三十多岁的人,却不务正业、一事无成。自从得知母亲二婚所嫁的家庭拆迁之后,这个儿子就隔三差五的去母亲家中索要钱财,阴某重新组建的家庭因为这个儿子的频繁骚扰逐渐出现裂缝,在多次不堪亲生儿子索要的情况下,阴某不得已向我院提起了分家析产纠纷,一边是亲生儿子,一边是胜似亲生的继子,阴某要求分割属于自己应得的过渡费和拆迁权益。而案件的另一方小臧,在莫名接到法院送的应诉手续时,他一脸茫然。当他得知平时和和气气的继母阴某竟一纸诉状将自己告上了法庭,他对此十分不满,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案件分到马寨法庭庭长郑宏辉手中后,凭借多年扎根基层的丰富办案经验,他迅速了解案情,发现这是一起涉及两代人,三家事的家庭纠纷,决定对本案采取多做工作化解矛盾的工作方针。郑宏辉联系到基层民调组织一同参与调解。但因双方矛盾比较突出调解未能达成协议,于是案件进入开庭审理环节。
开庭前郑宏辉法官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从法律法规讲到家庭亲情,从双方矛盾讲到传统美德,就这样不厌其烦的和双方进行沟通。郑宏辉法官先缓解双方的情绪,找到小臧用“背对背”开导的方法苦口婆心的劝导吗,最终小臧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其实他理解继母阴某的苦衷,并不是不愿意给阴某分割家产。实际上在阴某未提起诉讼之前,他已经给过阴某几次钱,本想着让她自己留着安享晚年的。但阴某都贴补给了她的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最终没有享受到该有的生活。所以小臧就很生气。
郑法官又趁热把阴某叫到了另一间办公室进行劝说。提起小臧,阴某流下了泪水。小臧虽然是继子,但对她的种种关怀远远超过了亲生儿子。这点阴某心知肚明。而自己的亲生儿子每天就知道问自己一味的索要钱财。经过法官几次的做调解工作最终阴某提出只要部分拆迁安置补偿款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小臧也同意了阴某的要求。最终,这起家庭矛盾得到了解决,双方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