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推动、多方参与、源头治理、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辖区社会稳定,11月19日下午,二七区委、区政府在区法院召开二七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会议,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玉华,二七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红民,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卢书选,副区长 董治会,群工部部长曹宪武出席会议,二七区16个乡镇、街道和9个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卢书选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由副区长董治会宣读了二七区委、区政府联合下发的《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区政法委继续派科级干部,区人大、区政协继续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日到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参与诉前矛盾化解;二是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单位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小组,“一把手”任组长,每个乡镇、街道办抽调具备法律素养、擅长调解工作人员2-3人到法庭(巡回法庭)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三是建立矛盾纠纷委托、委派调解制度,区法院将案件委托、委派到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单位进行诉前或诉中调解,接受委托、委派的单位要在10个工作日内将调解情况反馈给法院。调解成功的,当事人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补助调解组织50元,支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四是加强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监督考核,区政法委从组织机构、经费保障、机制运行、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以争创“无诉单位、无诉社区、无诉村庄”为载体,以“案件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和万人起诉率”为考核指标,每月进行一次督导通报,年底将工作情况纳入区平安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考核。
在会上,二七区法院王焰斌院长围绕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进行表态发言,他指出:一是充分认识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对维护辖区社会大局稳定、缓解法院审判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二是选派优秀法官充实到法庭(巡回法庭),配齐配强法庭力量;三是法庭庭长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服务服从基层党委政府的领导,当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基层调解的指导员、法律服务的咨询员、理顺群众情绪的消防员、司法为民的协调员”;四是做好对各类调解组织和人员的法制培训;五是积极发挥法院在多元化解机制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搭建好服务对接平台;六是做好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提高审判效率;七是为派驻法院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委干部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八是配合区委政法委好多元矛盾化解机制督查考核工作。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玉华对二七区法院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要求二七区法院发挥法院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有效缓解法院的审判压力。区司法局、侯寨乡、福华街办事处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分别做表态发言。
最后,陈红民区长做重要讲话。他指出,建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关系民生和社会大局稳定,是中央、省、市、区今后要抓的一项重点工作,需要在机制、管理、落实上加快推进。同时,他对二七区法院整体工作给以高度评价,认为二七区法院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积极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队伍建设、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值得全区学习。对下一步工作,陈区长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区政法委要把三级矛调中心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衔接起来,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区法院要加强对各类调解组织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畅通的纠纷分流与诉调对接机制。三是搭建平台,统筹推进。区法院要依托诉讼服务大厅和巡回法庭搭建工作平台,发挥好对接和推动作用。全区各部门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责任落实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宣传引导到位、监督考核到位。四是总结提升,严格考核。要把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进情况列入区平安建设考核,及时总结经验、提升完善,集全区之力,把这项工作打造成二七区亮点。
最后,卢书选书记对会议落实提出要求。本次会议的召开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工作精神和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特别对缓解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带来的审判压力,积极应对法院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