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建设 -> 廉政建设

21年诠释“一诺千金”和“孝道”

发布时间:2014-10-21 17:20:26


    百善孝为先,赵庆珍替烈士战友尽孝21载的故事最近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他用21年的时间兑现了当初彼此的承诺,人们亲切地称呼赵庆珍为“信义哥”。

    1989年,徐州人赵庆珍与邛崃人余江,成为了空军飞行学员。他们一个18岁,一个17岁。在学习训练中,两人非常投缘,而且两人的成长轨迹也惊人的类似,赵庆珍13岁丧母,余江10岁父亲离世。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两人共同立下了一个承诺,那就是如果两人中的一人有意外发生,另一人要为对方的父亲或母亲尽孝。天妒英才,在毕业前的一次夜航飞行训练中,余江因飞机失事,壮烈牺牲。 这对40岁失去丈夫,50岁又失去唯一儿子余江的程秀莲无异于晴天霹雳!她几近崩裂,赵庆珍连续数日一直陪伴在程秀莲左右。“弟弟走了,以后我就是你的儿子。”赵庆珍说,我不叫您干妈,今天开始您就是我妈妈,我就是您的儿子。” 这声母亲一叫变是21载,每逢探亲休假,赵庆珍总是先绕道四川邛崃看完程妈妈,再折返回老家看望自己的父亲。家里的父亲、赵庆珍的大哥、二哥从一开始便支持赵庆珍。赵庆珍二哥赵庆珠说:“父亲说身边有我和大哥、媳妇照顾,他支持庆珍。” 为了照顾妈妈,赵庆珍部队转业放弃了大都市和老家的工作,选择了四川邛崃。

    赵庆珍的感人事迹让我们重新审视亲情、孝道和承诺。赵庆珍对程妈妈21载的付出,也收获了程妈妈的母爱。在芦山地震的时候,赵庆珍因为值班不能回家,程秀莲冒着大雨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赵庆珍的单位,浑身都被淋透了。情感的交流是双向的,再绝望的人也能被爱感动。赵庆珍信守承诺,发自内心地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儿子能做的一切。每逢清明,他还会和程妈妈一道去邛崃的烈士园林为他的战友扫墓。

    在诚信和孝顺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渐渐因为现代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逐渐变得模糊的时候,还好有赵庆珍这样的好人让我们坚信生活的美好。赵庆珍愿意把时间花在孝顺母亲上,无论是当兵时候的探亲,还是在军营里的书信,或是选择在程妈妈生活的地方转业。而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花在父母身上的时间渐渐变少,即使在同一屋檐下,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上网冲浪。。。真正陪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赵庆珍不但将工作地点选在了程妈妈的居住地,在择偶方面也坚持只找邛崃的姑娘,而且前提是必须接受程妈妈。这种孝道另无数读到赵庆珍事迹的人为之感动,许多人审视自己是否能如同赵庆珍一样在婚前婚后始终如一地孝顺父母?

    赵庆珍用21年的时间告诉了我们他的“一诺千金”,作为一个儿子,21载的点点滴滴也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孝道”。(乐一)

文章出处:成都文明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8593423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