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最高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守晔,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编辑部主任冯文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奕一行三人在省法院研究室主任叶慈年、副主任马献钊,市中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红伟陪同下到二七区法院考察调研司法民主制度建设工作。
曹所长一行首先视察了二七区法院多功能诉讼服务大厅,观看了水文化、庭室文化、廉政文化、党建文化园地和信息化系统功能及应用演示。在座谈会上,二七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焰斌介绍了二七区法院依托人民陪审制度、探索人民观审团制度,建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及开展巡回审判活动,推动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制度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完善人民陪审制度。按照最高法院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2013年新选任136名来自多个行业人员进入人民陪审员队伍,目前共有人员陪审员192名。对初任陪审员进行业务培训,规范陪审员管理,建立与陪审制度相配套的保障制度。2013年,人民陪审员共参审各类案件3797件,占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81%。二是探索实施人民观审团制度。组建470人的人民观审团库,参与重大疑难的刑事、民事案件审理和信访案件阳光听证,实行“三同步两公开”,审理过程刻制成光盘,评议案件时充分考虑人民观审团意见,合议笔录中标明观审团意见。2012年以来,二七区法院邀请人民观审团参加处理各类案件26件,18件在法官和观审团共同努力下,顺利调解或者和解,判决8起,当事人均无上诉。三是创新司法民主制度建设新途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委人员参与诉前矛盾纠纷化解,监督司法。在辖区七个较大的办事处设立巡回法庭,整合辖区司法资源,建立四级矛盾化解体系,共建立95个社区巡回审判站,建立991个楼院、行政村巡回审判点,选任2830个楼栋、村组调解,充分利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力量,实现到群众中司法、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和监督司法、司法更加民主和透明的目的,迄今诉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64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最后,曹守晔所长作重要讲话。他指出,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感受到二七区法院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良好氛围。二七区法院在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司法民主建设,推进司法公开、坚持司法为民方面不断创新,以人民陪审制度为依托,利用诉讼服务大厅和多元化解矛盾机制搭建起密切联系群众,让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司法的新平台,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曹所长强调,要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司法民主制度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围绕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宗旨,加大调查研究,注重理论研究和案例指导研究,不断创新和完善,把二七区法院司法民主制度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国法院系统推广。
二七区法院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负责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