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文苑

新进人员专项培训心得体会之四

明明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

  发布时间:2009-03-05 16:25:50


        3月3日,参加了本院举行的新进人员专项培训,感触良多。深知做人不易,做法官更不易,难得的是如何珍惜,现将一点随想记录如下:

        一、做法官要安于清贫寂寞

        恪守清贫与寂寞作风是廉洁、公正司法的重要条件,是创一流审判业绩的职业保证。法官的生活虽清贫,但始终把“必须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要耐得住清贫与寂寞”作为自己公正司法的座右铭。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摧毁后果不堪设想。为人民的利益正确适用法律,调处各种关系,用法律的公正换取人民满意是法官的神圣天职。所以,选择了法官职业就必须与艰苦为伴。恪守清贫,也正是这种乐守清贫、甘于寂寞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公正司法的职业道德,勤政廉政的高尚情操,真心实意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来解决。无论生活条件是否优越,都应该使自己保持这种可贵的品质。耐得清贫与寂寞,对于实现崇高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沉湎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之中,就会磨灭一个人的雄心壮志。清贫作风能够密切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使法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前,法院的工作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只有顾全大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生活水平的低标准,审判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穷持家、穷创业、穷守业,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积月累中使人民法院成为人民群众公认的“公正廉洁”的国家审判机关。因此,继续保持清贫的本色,发扬清贫的光荣传统。应当成为每一名法官恪守的职业准则,应当成为法官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民法官公正司法和勤政廉政的灵魂。金桂兰有一句震撼人心的话,“我管不了别人,但我能管住我自己。”这就是人民法官的人格魅力。

        法官也只有自甘清贫与寂寞,才能自觉抵御住来自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诱惑,具备越乎常人的“免疫力”。清贫与寂寞的生活犹如磨刀石,它能磨砺法官坚韧顽强,战胜困难的品格和精神。而这种精神,更是有志于献身审判事业并渴望获得成就的人民法官所不可或缺的。从彭学文、唐汉华到金桂兰等许多典型法官形象证明,清贫一旦成为追求高尚事业和完美人格的职业准则时,法官才能摆脱个人的名利得失和荣辱升迁,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杜绝如裁判不公、对群众态度生硬等问题;才能在实际审判工作中,深切体恤群众诉累之苦,努力提高司法能力、司法效率,从而出色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审判职责。

        二、法官要有平民情结

        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法官是人民的法官,人民法院的宗旨是: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事业的根本。人民法官为人民,应当作为法官永恒不变的政治信仰。曾几何时,我们有些人对此不理解,把人民与法院与法官联系在一起颇有微词,把与案件当事人保持距离理解成与人民群众保持距离,把法官应保持中立理解成法官就只座台审案、就案办案,津津乐道于西方发达国家法官的地位、权势、财富和办案形式,而不屑于走进田间、炕头、农家院中,追求所谓的距离感、神秘感、威严感等,从而远离了人民司法的本质和宗旨。将法院搞成如“钟馗开店”、“封建衙门”一样,拒群众于千里之外,从而导致许多涉法上访、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其源头就在这里。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土和人情社会,是一个法治传统较为薄弱的社会,是一个以“以吏为师”、“导民纯化”的社会,人民群众需要的公正司法的法官是具有亲和力、不摆官架子、清正廉洁、文明司法、一心为民的平民法官,法官的这种良好品性或许能给终身只有一次诉讼的人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做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法官,就意味着你接受了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必须以民为本,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必须用自身的正气精神和公正品格,影响民众形成依法办事的传统;必须用你全部智慧、良知去唤醒和培植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坚定信仰。

        人民法官在从事具体的审判工作中,在履行国家所赋予的审判权的过程中,官司不在大小,纠纷不在难易,都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不论大案小案都要一样用心去办,用公心、诚心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这就是人民法官职业的真正内涵。

       审判工作是平凡的,法官也应当是平凡的,各种各类案件也是平凡的。把每一个案件都办好,是法官的起码职责。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法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一种为民服务的诚心态度,有一种民为我本、民为我根的思想,民众利益无小事,民众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真正的法官职业道德。如彭学文、唐汉华、金桂兰等许多典型法官的平民情结,法官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和品德。

        三、法官的“职业风险”

        在法官职业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努力钻研法律业务知识,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还要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当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当我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当感叹法官职业风险对我们的困扰时,当为自己不被理解、甚至被当事人误解而苦闷时。一定要记住,不计较名利地位,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抛却“追名逐利”的庸俗观念,以超常人的心态对待。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的超脱,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所应具的良心,才能对审判事业忠贞不渝。持有一个对法官职业孜孜不倦追求的坚定而平凡的心态。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伟大神圣的审判事业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让平凡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辉。

      “仁、义、理、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我国古代的十德。作为法院队伍的一名新兵,我将以此激励自己前行。

责任编辑:南南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48568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