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文苑

“十佳”干警风采展示——韦亚磊

  发布时间:2012-10-25 11:29:04



                                       坚持公正标准  恪守廉洁底线

                                       落实高效原则  牢记便民宗旨

    韦亚磊,男,汉族,1979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庭副庭长。该同志参加工作10年来,始终秉持“忠诚、公正、廉洁、为民”司法理念,积极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准则,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诉讼群众利益为重,以为诉讼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淡泊名利,勤勉敬业,默默奉献。

    韦亚磊同志先后在民二庭、行政庭、立案庭、研究室、执行局等多个部门工作,无论组织安排他到哪个庭室,他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出色地完成院党组和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多次荣获法院个人嘉奖,并被郑州市委政法委、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特别是2008年1月份,他从研究室调到执行局工作以来,协助局领导参与制订各类执行规章制度20余件,处理各类执行信访案件400余人次,组织综合考评16次,协助其他法院执行、送达20余次,在2010年全国法院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因成绩突出,被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法院清理执行积案先进个人。截止2011年4月,该同志接受工作调整,办理执行实施案件,不到一年的时间,共办理执行案件100余件无差错。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该同志坚持公正标准,恪守廉洁底线,落实高效原则,牢记便民宗旨,最短结案周期仅1天。

    公正,是司法的本质要求。维护司法公正,坚持执法为民,这是党和国家对法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法官寄予的最高期望。作为一名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韦亚磊同志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在他眼里,始终认为,或许一个人一辈子只经历一次诉讼,在历经起诉立案、审判判决之后,拿到的是一纸判决书。这份判决书,只有通过执行,才能使判决得以最终实现。因此,执行程序是维护法院权威、树立法官形象的最后一道关键防线。这成为促使他在执行岗位上尽心尽责,努力把自己手上的案件办好的最直接的动力和源泉。他办案非常善于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有自己独到的绝技,那就是讲究一个“巧”字。韦亚磊非常善于把握被执行人的心理脉搏,和被执行人或者他们的家属讲道理、讲政策,分析利弊,挑明不负责任的法律后果的谈话过程中,能迅速捕捉一些他们的心理细微变化信息,然后抓住时机,找准执行的切入点,让被执行人心服口服,自动履行义务。如在办理一起欠款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在外欠钱较多,没有查找到有效执行财产,且其已70多岁,无法采取拘留措施。在谈话过程中,韦亚磊发现被执行人退休前在一所学校担任领导职务,爱面子,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外欠款的事情,他就抓住被执行人的这一心理特点,反复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并把拒不履行可能导致的通知其学校扣留工资的后果作为谈话的突破点,最终促使该被执行人在立案后15日内自动履行了义务。

    为民,司法为民是发挥法院职能和服务的宗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坚持司法公正,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执行为民是司法为民的重要内容。在全国法院深入学习和积极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热潮中,韦亚磊同志进一步领会到带着深厚的感情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意义。办理执行案件涉及面很广,同时也要多方兼顾,既不能简单机械,也不能久拖不决。韦亚磊同志在执行工作中注意积累一些方法和经验,深刻认识到一方面是采取执行措施及时、高效、穷尽,确保有条件执行的案件及时有效执结,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讲求执行艺术规范执行,执行中能根据执行个案情况和被执行人特点,巧妙运用不同方法。如在执行一件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在购买申请执行人供应的货架后以质量存在问题拒绝付款,案件经过两审判决,被执行人仍然不履行义务,切变更电话号码。在接到该案后,在申请执行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联系方式和确切的现住址的情况下,韦亚磊通过分析案情,认为被执行人开办有公司,通过网上查找的方式获悉被执行人联系方式。在将被执行人通知到院后,被执行人称自己现经济困难,无法一次性偿还债务,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分期付款的和解协议。之后,又以伪造与申请执行人签订新的和解协议的方式继续拒绝履行。在无法掌握被执行人下落的情况下,韦亚磊锲而不舍的奔波于郑州市的各个商业银行,努力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成功冻结并扣划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执结了该案。申请执行人在接到他的电话前来法院领款时,激动地说“我们真是没有想到这样的案件还能把钱给执行回来,谢谢韦法官。”

    勤奋,勤奋是法官职业修养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法官,如何提高办案效率、办案质量和社会效果?这是法官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办理执行案,一要有责任心;二是抓住时机;三是勤跑腿;四要有吃苦和奉献精神;五是将心比心。有时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事情,做到人性化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虽然这样做工作量增加了,也比较辛苦,但是能够真正地伸出“正义之手”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也还是值得的。韦亚磊同志从没有正常休过假,一心扑在工作上,有时周末或晚上休息时间,接到当事人提供执行的紧急线索或被执行人出现,他都会立即行动。韦亚磊的精明和热心也让很多棘手的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他的真心为当事人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很多申请执行人一颗颗原本焦躁无比的心。除了对自己经办的案件认真负责外,他还积极协助执行局里年轻人办案。如2010年4月30日下午6时,他分管的执行组的同志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被执行人并将其带至执行局,双方当事人情绪均极为激动,执行员无法控制局面,韦亚磊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从回家的路上又赶回执行局,协助执行员分头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初步和解意见。当工作结束再次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当双方当事人握手满意的离开时,谁能想到,韦亚磊的孩子刚刚做完手术,正在医院的病床上等着爸爸。

    无私,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保证。一提起执行,人们通常都会说,那是在风口浪尖上工作,具有高难度、高风险、高诱惑的特点,稍不留神就会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法院的执法形象。从开始从事执行工作以来,韦亚磊同志无怨无悔,勇当先锋挑重担。韦亚磊是二七法院典型的“工作狂”,他他总是利用晚上或假日分析研究案情,拟写法律文书,讨论执行方案,工作日即出击在外实施执行。在他的带动下,其所在执行组的其他执行人员也跟着埋头苦干、加班加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在来到执行局的第一天,他就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到执行局工作,不仅要把工作干好,还要冲锋在前。这几年他不仅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同时,韦亚磊同志对待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而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案件,则会努力为申请执行人争取司法救助。正是因为心里装着群众,他才敢“真”,才会“韧”,才能三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持到现在!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韦亚磊同志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调研,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工作的动力,特别对于一些执行经验的总结都及时的运用在执行实践中。注重抓好法院执行工作的宣传,把宣传工作作为改善、优化执行工作司法环境的重要舆论保障。坚持开发、利用执行工作资源,优化执行工作的社会环境。同时,该同志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针对现行的执行文书比较简单的状况,对法律文书进行了改革,规范写作尺度,使执行法律文书做到说理充分,让当事人心悦诚服。这就是一名普通的执行法官韦亚磊同志。

责任编辑:依依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48908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