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文苑

公正的理念 终生的追求

  发布时间:2009-02-24 09:34:07


        没有规距,不能成方圆,没有法制,无以治国安邦。然而再完美的法律,如果没有好的执行者,也将是一纸空文,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自由主义法学者甚至认为,法官点点头给人们带来的得失,都要远比立法机关的任何一项议案所带来的更大。可见法官角色之重要。
        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在他们的观念或企盼中,法院、法官代表法律,代表公正。法官的这种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职业道德教育比其他行业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法官应具备怎么样的职业道德呢?早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公布了《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是对每一名法官提出的特有的道德要求,它把法官职业道德概括为六个方面: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
        法官的职责是主持正义,而公正的理念,应该是法官职业道德的核心部分。如果说立法是公正的尺度、审判则是公正的艺术。“理想的法官是公正的化身”,一名称职的法官固然要博学多才,但只有当至高无上的公正意识根植于法官的头脑中时,社会正义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要追求司法公正,每一名法官不仅要有精深的法律知识、娴熟的司法技巧,缜密的分析能力,还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冲破金钱、权势、人情的重重阻力,保持清正廉洁。宋代的包拯被誉为“青天”而万世传颂;英格兰大法官被称为“法律之舌”的培根却因公然受贿而被后人诟病。可见保持清正廉洁对法官来说是多么必须和可贵的品质。
        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尺度。实践也表明,对法律、对法治的信仰不能单纯靠教育达到,还要靠司法活动给予民众以切实的体验,法官是是非曲直的裁决者,他的举手投足、精神风貌直接影响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感知和评判。法官在法庭上尤其要遵守司法礼仪,法官着装整齐、聚精会神、态度严肃地主持庭审,本身就代表了司法的权威和形象。但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仍任重道远,法官为了修身奉法、维护正义,要付出许多代价,可我们仍要以最饱满的热情去工作,用最大的努力去赢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法官这个职业的灵魂是公正而不是谋生,有句话说得好,法官是个和神仙都要保持距离的职业,选择了法官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淡泊、选择了清贫。我选择了这条道路,不管前面是铺满鲜花还是充满荆棘,我都会坚定的走下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党的领导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化为自觉的行动,努力拥有优良的品行、高尚的道德、精深的法学知识,保持超然的境界,我与所有法官一样希望,当我们的法官生涯结束时,别人都会说我们为国家的司法体制增了光!
        江河正是突破了河岸的层层阻挡后,才得以奔到浩瀚无垠的海洋,春笋正是突破了泥石的重重重压后,才得以破土茁壮成长。法官只有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经受住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冲击,才能让胸前的天平在法治的阳光下更加光亮、更加辉煌!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748600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