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胜诉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二七区法院实行财产保全提示制度。1-5月份,二七区法院共采取财产保全措施482起,其中通过法院提示保全398件,有力地促进了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切实解决了这些案件判后执行不能问题。
财产保全提示制度是指如果当事人在立案时没有提出保全申请的,立案法官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主动向当事人释明具有申请财产保全权利,并向其发放“财产保全提示书”,告知财产保全的权利义务,提醒当事人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有的当事人不了解怎样行使财产保全权利而使案件因没能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以致陷入执行不能的困境。由于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而有些申请人不具备提供担保能力,二七区法院在多功能诉讼服务大厅财产保全中心引入信誉度高、收费合理的担保公司为申请人提供担保服务,对弱势群体协调担保公司低费用提供担保,以此解决当事人提供担保难问题,切实确保申请人行使财产保全权利的实现。
财产保全提示制度的实施不仅能保障民商事案件的顺利执行,实现申请人的正当权益,同时也促使诉讼双方的和解,达到案结事了的社会效果。
简讯:二七法院召开涉诉信访积案公开奖励化解推进会。5月29日下午,二七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蒋锋组织召开涉诉信访民事积案公开奖励化解推进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国松、孙维宁,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吕艳珍,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力、民一庭庭长李俊勇及积案责任人参加会议。会议就第一批公开奖励化解信访积案中的6起民事案件逐案听取汇报,共同研究,寻找突破口,制定切实 可行化解方案并确定包案领导。蒋院长强调,信访积案公开奖励化解一定要精心组织,协调督办,原责任部门、责任人、信访办、参与竞争化解的部门或个人要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化解方案,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包案领导要切实负总责,掌握办理进度并及时督促,确保信访积案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得以有效化解。
简讯:二七区法院淮河路巡回法庭送法进社区促进“无讼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5月30日上午,二七法院淮河路巡回法庭在政通路社区开庭审理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邀请4名建筑企业界人大代表、6名人民调解员及部分社区群众旁听观摩。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力陪同观摩。通过旁听观摩庭审提高建筑行业人大代表法律意识,引导企业规范自身行为,从源头上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同时帮助人民调解员提高调解能力,积极参与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来。二七法院深入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并邀请人大代表监督庭审,对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规范自身行为,打造无讼社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